为了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广泛传递科学健身的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健身大讲堂扬中站于2018年6月12号下午在扬中奥体中心顺利举办,除了众多现场参与者,另有500人次通过直播收看了本次大讲堂。
本次讲座荣幸邀请到南京体育学院的王正伦教授,主题为“为运动立心,为健康中国助力”,从抛出问题,到引发大家思考,进而探讨解决办法,呼吁科学健身,强调“全民健身”是“健康中国”的基石,是一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永恒使命。
会场的主要参加者为体育行业的从业人员,为更深地理解体育,将之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大家热情而积极的聆听和互动。
讲座的内容主要分为五大部分:
1、重新认识和理解新时代体育
长期以来,体育是离我们每个人最近的一项活动,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和歧视,有人认为是游戏,简单的娱乐;有人认为是运动员的事情,跟自己无关;还有偏激一点的认为体育是贵族的消遣活动等等。
任何一项事物,我们不仅要看到表面呈现出来的东西,更要看清楚它的本质,运动是为人们的健康服务的,是我们有意识地进行合理的锻炼,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让我们的生活质量更高,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运动也伴随着人们的演化,我们的基因决定了必须去进行运动,才会促进大脑和身体更高效率地配合。
2、运动不足的后果
这里主要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是对于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的;另一个是站在经济的角度去衡量。
对于自身来说,大量的、长期的科学研究表明,能够造成人体六大方面的身体状况的下降,如下图所示:体力活动不足与疾病关系(翻译版)
另外一个方面是对经济的影响。
对于社会来说,运动不足带来的疾病问题会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快速消耗中国社会积累的财富;对于个人来说,治疗疾病的费用讲给一个家庭的经济造成严重的负担。
3、当代体育的重大使命
预防大于治疗,运动就是良医
在决定人的健康程度中,“遗传和环境”因素分别占15%和17%;医疗条件占8%;而“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占了60%。
其中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有五大基石,分别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和【充足睡眠】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中常常伴随着焦虑、压力、兴奋等等过激的情绪,想达到和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这也正是体育的使命,它能够通过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不同的形式来帮助人们调节这些情绪,排解心理负担。
也正因如此,也是我们必须要把运动放在第一的位置,树立正确的运动、健身理念,培养自己的运动习惯,变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结合自身的体验和经历
王教授为了论证这一系列理论的有效性,也拿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确定要改善的指标,制定合理的锻炼方案和饮食要求,成功地将自己的一些慢性病得到改善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指标在生活方式干预进行到第三个月的时候,都已经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和范围内了。
5、运动促进健康——到底该怎样干预?
保持和改善我们的健康有两个前提和一个结果。
首先要确保运动安全,核心是人身安全,这里面就要考虑到可能会对人身安全产生威胁的风险:初始健康、运动环境、运动组织、运动设备、运动器材、运动强度、运动禁忌、辅助技术、交通出行、及时救治等。
再者是运动有效。影响大家最难坚持下去的一个动力就是坚持了很久也看不出任何效果,拿减肥来举个例子,你可能每天在做有氧运动,锻炼了两周、甚至是一个月,感觉还是没有什么用,便就此下一个结论:运动时没用的。
在下结论之前,可以试着去了解一下减肥的原理,是不是真正和饮食结合起来互相配合了,是不是真正保证了摄入的热量大于消耗的热量了,是不是达到了自己身体所需要的强度,只有明白了这些,目标就更明确,也不会急于求成,坚持的过程才更容易。
最后,要达到的结果就是形成运动自觉,实际上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形成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习惯,不再觉得健身和运动是一件枯燥、需要坚持的事情,而其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必不可少。
感谢王教授的分享和传递,感谢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南京本元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讲座的举办对于所有的参与者都有不同的收获,也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认可;也感谢前来参加的各位从业者,大家的努力在共同推进体育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携手打造体育行业的新业态。